2024年4月27日,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论坛”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召开。
“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论坛”由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本次论坛深入讨论了未来产业的发展前景,聚焦于如何通过创新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时进一步探讨科幻在预见科技发展、激发公众想象力和促进科学普及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将未来研究与科幻紧密结合,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洞见,也为广大科幻爱好者和公众展示了科技未来的无限可能。在全球面临不断变化和挑战的当下,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公众可以理解的知识和可以参与的活动,从而为未来的创新和变革做好准备。
4月27日上午9点举行论坛开幕式。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致开幕辞。
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致辞。
特邀嘉宾穆罕默德·本·法赫德亲王大学未来研究中心主任、教务主任Dr.Muamar Salameh致辞。
同时在论坛现场举行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与穆罕默德·本·法赫德亲王大学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席顾问秦麟征、穆罕默德·本·法赫德亲王大学质量与认证院长Dr. Ghadeer G. Kayal、穆罕默德·本·法赫德亲王大学教授Dr. Feroz Shaik、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延岐以及来自全国科技、教育、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的2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线上收看大会实况的人数达到了近4000人次。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期间,共有12位专家学者就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主题作特邀报告。
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作了《未来世界发展趋势展望》的报告,分别从最新的国际局势、世界经济走向、中国面临新挑战、地区热点风险等方面的变化和问题阐述了世界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大意义。
中国未来研究会秘书长陈辉作了《创新公式——“未来体系”》的报告,主要针对未来研究框架、未来学术体系、未来学科建设、未来科技、未来产业等内容组成的创新公式构建新质生产力。
国际人脑图谱学会会士、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人口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左西年作了《脑科学与未来》的报告,探讨围绕脑科学、人口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前瞻性科研探索和创新应用发展。
“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北京天问数智科技中心负责人、《智能经济》主编,人工智能+、IP化、大协同推动者张晓峰做了《“大模型+大协同”开启智能文明新纪元》的报告,他分析了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态势趋势,描摹了智能时代的底层逻辑,特别是“大模型+大协同”成为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做出了智能文明新纪元即将开启的独立判断。演讲中,张晓峰呼吁,中国只是工业文明的旁观者,智能文明时代来临,中国要敢于和善于引领这个新文明,要在智能文明中充分体现东方文明观、中国未来观。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益东作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AI 反噬人类?——从致毁知识骤增看科幻的使命担当》的报告,分别就数字反噬、机器换人、AI军备竞赛等人工智能风险及科技重大风险及其将引发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与新分配革命,提供了深度解读与分析。
联影集团中央研究院执行院长胡鹏作了《信息化浪潮下的医疗科技变革》的报告,阐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医疗科技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回顾医疗装备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方面的进展,并畅想基于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未来医疗范式。
华大集团董事、副总裁,《未来产业》、《生物经济》主编,新华社北京分社原总编辑李斌作了《穿越时空的启示——一起紧紧拥抱“基因经济时代”》的报告。他提到今年是“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逝世140周年。穿越时空,人们收获的最大启示是:基因组学革命、个体化医疗时代、生物经济时代来了。由于上个世纪末跻身人类基因组学计划末班车,历经20多年努力,中国成为基因组学这个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参与者。李斌建议,战略性机遇来之不易,伴随成本下降,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安全需要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基因技术的黄金时代必将到来。要跨越认知鸿沟、政策鸿沟,一个历史性机遇就在身边,这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未来产业学院院长王革作了《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的报告,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以及对一般企业有哪些价值做了详细解读。
知料AI创始人张世光作了《预见未来—让世界充满AI》的报告,围绕介绍了AI发展应用,AI的可预见性,以及AI产业于未来产业相融合。
《三体》责任编辑和海内外推广策划总师姚海军作了《<三体>的全球化道路》的报告,内容围绕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以及如何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如何集中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加速新产业的成熟与应用。
创客贴创始人、CEO 王宝臣作了《放飞人类想象力,AI 重构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报告,分享了在新技术和新业态领域不断进行整合的基础,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作了《从科幻产业到科幻力经济》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以及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社会担当与实践。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两场圆桌对话与观众交流,未来学全球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席顾问秦麟征参加对话讨论。最后首钢科幻产业园负责人向大家就关于首钢科幻产业园的科幻产业聚集模式做了介绍。
中国科幻大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聚焦于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发展,为科普科幻全产业链提供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本次“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论坛”聚焦于未来体系框架下的跨学科、跨界合作的方法与创新,就未来研究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展开深度探讨,并探索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中国未来研究会将有效的结合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协同力量,将未来学研究自身专业与战略层面、前沿层面、资源能力、产业创新层面的应用与实践相结合,打造与构建“未来体系”搭建,深化未来学学术体系发展,推进未来学科交叉融合引领,不断强化未来学研究工作为国家未来计划建言献策。(中国未来研究会供稿)